思想理念

「人間淨土」思想

人間淨土的展現

淨土,可以有兩種解釋,一種是屬於信仰的,是佛教理想的世界;另外一種是我們所希望的,安定而清淨的環境。現在就以這兩種想法和觀念來說明。

一、諸佛菩薩的佛國淨土

在佛教信仰中所講的淨土,是指佛的世界;以佛之願力所完成的世界,那是為了成就及成熟菩薩們修行之所在。從大乘佛教的經典及論典所介紹的,可以知道除了我們的世界之外,尚有無量的十方世界;在無量的十方世界中,更有無量、無數的佛,在他們的世界上度眾生,我們稱之為諸佛的淨土。其中最有名的,就是中國、韓國、日本及西藏都知道的──阿彌陀佛的安樂國土。

然而,佛的世界,是如何完成的?佛的世界,是否是永恆的呢?

佛法告訴我們,一切的環境、一切的世界,都是由心所成。

凡夫是以業力來完成一生又一生的環境,因為人的心是煩惱的、情緒的。當心念動了之後,就會去做各種的善事及惡事,因而得到果報;一邊受報,一邊又在造業,不斷在生死之中受苦受難。雖然有些短暫的快樂,但終究還是苦多於樂,短暫的快樂是長期辛苦的報酬,短暫的快樂之後又面臨長期的苦報。

菩薩與佛,則是以願力來完成一個又一個清淨的佛國世界。因為菩薩的心是慈悲的、智慧的,他們會在諸佛的世界裡,多種善根,廣結善緣,運用環境來增長他們慈悲與智慧,使得眾生能在他們的世界上,完成成佛的功德。

諸佛的淨土有兩類:一類是諸佛在因地發願時,願在他們成佛時所出現的淨土,眾生多希望能生到他們的淨土,那裡的人聽聞佛法,不斷修行,只造善業,不造惡業,直到成佛為止,就像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。另一類則是發願到有善有惡、有苦有樂的娑婆世界,去救度眾生,使眾生為善去惡、離苦得樂,他們寧願選擇這樣的環境,作為他們的佛國淨土;就像釋迦牟尼佛將我們所處的世界,作為他成就眾生的國土。

以上兩類淨土,都是非常慈悲的。既然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沒有壞人、壞事,那麼,那裡的人又是從哪裡去的呢?就是像我們這樣世界的人,厭倦目前現有的環境,希望找到一個更安定、更清淨的地方。

阿彌陀佛是慈悲的,不論我們做了多少壞事,造了多少惡業,只要發願往生阿彌陀佛的安樂國土,都能讓我們有機會帶著尚未受報的惡業往生佛國,直到修行圓滿,再去度化眾生。

至於釋迦牟尼佛的淨土,則是在有生有滅、有苦有樂、有善有惡的娑婆世界。他的色身同樣也有生死,以父母所生人的身體,來到這裡,但是,他看到的世界卻是淨土。反觀眾生的心因為不清淨,所以在煩惱之中,煩惱是從心的觀念產生;有煩惱,所以有苦。因此,人的心能夠改變自己的體驗,如果心是安靜的、和平的、慈悲的,即使世界沒有改變,你對環境的體會卻是不同凡響。能夠如此,這個世界對你來說,和對其他的人必定是不相同的。

譬如說,這兩天我去了紐約莊嚴寺,在去的途中,感到車內有點涼,正在開車的法師就將暖氣打開。晚上回來時,他又開了暖氣,但是在後座的人卻覺得太熱了。又如昨天我們法鼓山紐約東初禪寺有一百多位信眾去了莊嚴寺,參加該寺大殿落成及大佛開光典禮,整整被太陽曬了六個小時,每一位的臉都被曬得紅裡透紫,曬得像煎焦的燒餅、烤黑的麵包一樣,可是,大家還是很高興;因為這是自己願意的事、高興的事,所以不會覺得痛苦。因此,環境的好壞冷熱,是可以受到心向的影響而改變的。

有人問我,想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,我說那個地方那麼好,誰不想去呢?又有人問,這個世界是否想再來呢?我說這裡有這麼多人學佛,這麼多的朋友需要佛法,當然還會再來!

事實上,如果你的心已得自由、已得解脫,這兩個世界是相同的,是無分彼此的。不過,一定要發願,不能隨波逐流,人家叫你去哪裡就去哪裡,甚至以為隨便去變狗、變牛、做強盜、做土匪都好,這就不對了。心,必須要有個方向,要發悲願,只要你不為自己增加困擾、罪惡,但願眾生脫離苦海,你在哪裡,哪裡就是淨土了。

二、人間淨土就在人的心念中

人間淨土究竟在哪裡呢?事實上,就在人與人之間。只要有人發大悲願來體驗智慧及慈悲的佛法,甚至僅在一念之間,沒有嫉妒、怨恨、貪欲、猜疑、憂慮等種種煩惱,那麼,人間淨土就在這一念間出現在你的面前;如果每一個念頭都能如此,自然一生之中都是在人間淨土中了。

釋迦牟尼佛是智慧圓滿、慈悲圓滿的人,從他成道之後到涅槃為止,對他來說,我們的地球,並不是娑婆世界,而是佛國淨土;因此,我們要常隨佛學,要修學佛法,哪怕是學一點點,人間淨土便會在我們的心中一點一點地展現,不但自己體驗,還能夠把淨土的經驗分享給他人。

祝福大家,希望人間淨土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念念展開,也希望每一位都能經常生活在淨土裡!

(1997年5月25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,姚世莊居士整理)現收錄於《淨土在人間》

◎ 連結篇目
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