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初老人紅祖衣
簡介
佛教於東漢末年傳入中土後,印度出家人所穿的「法衣」,即「袈裟」,也隨之傳入,但袈裟偏袒右肩的形制不符合漢人的禮俗,因此中國僧人多在法會時以「袈裟」披在海青外做為禮服,「紅祖衣」即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袈裟形制,是主法法師的正式禮服,有其莊嚴的意義。披上袈裟即如同時時提醒僧人:謹記自己的身份和修行的目標──慈、悲、喜、捨,並斷卻貪、瞋、癡三害。
佛教於東漢末年傳入中土後,印度出家人所穿的「法衣」,即「袈裟」,也隨之傳入,但袈裟偏袒右肩的形制不符合漢人的禮俗,因此中國僧人多在法會時以「袈裟」披在海青外做為禮服,「紅祖衣」即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袈裟形制,是主法法師的正式禮服,有其莊嚴的意義。披上袈裟即如同時時提醒僧人:謹記自己的身份和修行的目標──慈、悲、喜、捨,並斷卻貪、瞋、癡三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