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理念

■ 聖嚴法師

思想理念

建設人間淨土的簡易辦法,是以「四眾佛子共勉語」作為三大教育的基礎,以「法鼓山的共識」作為三大教育的目標,以「心五四」的啟蒙運動、「心六倫」的倫理運動,實踐四種環保。

過去大家提起法鼓山,大多只從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或者「心靈環保」來領略我們的精神,不一定能真正透視法鼓山理念的完整性與關聯性。因此,我統合了一些重要理念,提出「四大堅持」,讓大家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向感。

◎ 堅持「法鼓山的理念」

法鼓山的四大堅持,首先是堅持我們的理念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。品質應該從自己先提昇起,提昇自己的品質,對於自己、家人都有好處。人品如何提昇?即是貫徹三大教育、實踐四種環保。

以三大教育為契機契理的施設,以四種環保為契機契理的方便。以心靈環保為主導,來實踐禮儀、生活、自然生態的三種環保。以超然的觀念及健康的方法來淨化心靈、提昇人品、淨化社會,便能達成建設人間淨土的大悲心願。

三大教育

◎ 堅持「三大教育」

法鼓山的第二個堅持,是堅持「三大教育」:大學院教育、大普化教育、大關懷教育,以三大教育來做為建設人間淨土的方法和橋梁。而大學院教育的目的,則是要為大普化教育、大關懷教育培養人才,因此必須要將大學院教育辦好,才能真正落實三大教育。

在法鼓山的共識裡,我們的方法是「提倡全面教育,落實整體關懷」。所謂「全面教育」,就是指這三大教育。三大教育本身就是關懷,因為這三大教育都是為了達成同一個目標,那就是關懷。關懷和教育是同時並行的,用教育來達成關懷的目的,用關懷來達成教育的功能;這兩者是互為體用,相輔相成。

◎ 堅持「四種環保」

第三個堅持,是堅持「四種環保」,四種環保分別是「心靈環保」、「禮儀環保」、「生活環保」和「自然環保」,其中以「心靈環保」為核心主軸。第一項心靈環保就是心理的建設、精神生活的提昇和養成;精神生活提昇、養成了,心理人格才能健全。
心靈環保的原點,是從佛法的悲、智、願、行而來,以佛法的慈悲、智慧、悲願、菩薩行為出發點,也就是佛法的主要精神所在。

「心五四」、「心六倫」和「關懷生命」運動都是相關聯的,同樣源自「心靈環保」,目的是為了護心、安心。「心五四」運動包含了「四安、四要、四它、四感、四福」五大要項,而每一要項又涵攝四種「心」的觀念和方法,故稱「心五四」;「心六倫」則是配合這個時代的環境需求及人心觀念需要而提出,也是「心靈環保」理念的一貫延續,目的是為了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。

「心」是良心的心,大家都應該要守道德,要有倫理觀念,但關鍵在於我們每個人,是否有把自己的真誠心、懇切心放進去,是否有把自己的生命,跟倫理道德結合在一起。因此我們提出「心六倫」,是要從心出發,正如法鼓山一貫強調的「心靈環保」,要從自心做起。

心六倫

第二項禮儀環保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時,身有身儀,口有口儀,心有心儀,這都是禮儀環保。因此,生活上的禮儀和威儀就是禮儀環保。第三項生活環保的內容,包括不製造噪音和髒亂,不浪費自然資源,省吃儉用,淨潔樸實。其實生活環保就是節省各項資源;節省是一種功德、美德,也是一種環保。第四項自然環保則是少浪費、少破壞,多節省自然資源,盡量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及浪費。

◎ 堅持「漢傳禪佛教」

第四個是堅持「漢傳禪佛教」。
漢傳禪佛教是法鼓山與世界接軌的立場,我們主動與國際接觸交流,並向世界介紹漢傳佛教以及漢傳佛教裡最精彩、最精華的部分──禪;目前我們正朝向國際佛教的趨勢發展,所謂國際佛教,就是與南傳、藏傳、北傳,以及歐美佛教結合,更進一步與世界各宗教接軌。

漢傳佛教並不獨善其身,也不排除異己,漢傳佛教包容所有一切文化,沒有性別、族群差異,所以現在這個多元文化的世界,正是漢傳佛教最適合發展的空間。因此,法鼓山四大堅持的最後一項,就是漢傳的禪佛教,並以禪佛教的立場,和世界佛教、世界各種文化接軌、對話,建立起和平喜悅的人間淨土。

◎ 連結篇目

一、法鼓法音系列小冊子 二、其他
  1. 心靈環保 [PDF]
  2. 理念、精神、方針、方法 [PDF]
  3. 四種環保 [PDF]
  4. 心五四運動 [PDF]
  5. 四眾佛子共勉語 [PDF]
  6. 心六倫 [PDF]
  1. 法鼓山理念發展簡表
  2. 法鼓山的理念架構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