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禪法鼓宗的淵源

■ 聖嚴法師

「中華禪」指的是我們的傳承。傳承的是中華民族,也就是華人的禪修。華人的禪修,從古以來雖然有很多的變化,有所謂的五家七宗,或者更多的宗派,可是在發展變化之中,不會放棄釋迦牟尼佛的根本原則,那便是《緣起經》以及《稻芊經》等所講的:「見緣起即見法,見法即見佛。」

我的法脈是傳承於中國禪宗的兩個系統,一個是曹洞宗,一個是臨濟宗。我在台灣、美國以及世界各國,主要宣揚、介紹或指導的,都離不開這兩個系統。

這兩個系統是屬於中華民族,並且是漢傳佛教裡最主流的,那就是禪佛教。而在禪佛教的眾多宗派中,主流且持續到現在,以及流傳到日本、越南的,不外這兩宗。而傳到西方的,雖然主要是日本、韓國的禪宗,但它們也還是來自於中國,只是因各自民族性、文化背景的影響,而有些許不同。

我除了傳承這兩個系統,同時也參考日本、韓國、越南的禪法,乃至於西藏的次第修法、南傳內觀法門,是重新整理漢傳佛教的傳統禪法之後的再出發。因為是在承襲傳統禪法之外,又有創新,所以重新立宗,名為法鼓宗。

◎ 中華禪法鼓宗的特色

其實中華禪法鼓宗並非我獨創,我是整合了過去的漢傳禪佛教,不僅保留了十八、十九世紀中國禪宗寺院好的部分,對於隋唐到宋的禪宗的優點也全部加以吸收、消化,而為法鼓宗所用。因此我們成立「中華禪法鼓宗」,是有歷史性,具有漢傳佛教的特色。

那麼漢傳佛教的特色是什麼?漢傳佛教的特色就是能夠包容異民族、異文化的優點;而在適應時代、環境以及不同地區文化的同時,自己的主體思想、修行方法都不會改變。這就是漢傳佛教的特色,也是禪宗的特色,因此稱為「中華禪法鼓宗」。另一方面,我們是配合當地人的需求來運用禪法、教授禪法,因此在台灣,便形成了台灣的禪佛教,如果是到了美國、英國或其他西方國家,也會呈現西方人的禪佛教。雖然在內容、方法上作了一些調整,但是不會違背中華禪法鼓宗的原則。如果違背了,那就不是佛教。因此,中華禪法鼓宗很有彈性,但是又有原則性。

中華禪法鼓宗的特色

我們是傳承印度佛教,立足於中華禪佛教,參考、吸收現在世界各大系佛教的所長,可謂匯聚眾流,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含融性與消融性。因此我們不會排斥任何一系、任何一派,對於他們的短處也不會批評,因為所謂短處,其實是因當時、當地的特色而產生,與我們不相應。但是我們必須能夠適應自己的時代環境,這就是「中華禪法鼓宗」。

◎ 中華禪法鼓宗的內容與方法

我所創新的內容,就是將傳統的話頭和默照禪整理後,除了保持頓悟法門的特色,也在頓中開出次第化的漸修法門。並且將禪修過程由淺入深,分成四個階次:散亂心、集中心、統一心、無心,每個階次各有修行及進階修行的方法。

禪修就是要從基礎的放鬆身心開始,最後達成放下身心的目的。開始不太容易,因此要用方法練習。我們這裡使用的方法,有數息、念佛、參話頭、默照禪等;方法能使心念安定、集中、統一、放下萬緣。除了坐姿之外,還有行走、站立和躺臥等方法,就是所謂的坐禪、行禪、立禪、臥禪。在坐前和坐後也需要有運動及按摩做輔助。

「身在哪裡,心在哪裡。」「手在做什麼,心在做什麼。」「吃飯時吃飯,睡覺時睡覺。」這就是中國禪宗祖師們所提倡「禪在平常日用中」的大道理所在。因此,不僅禪堂中打坐、經行、拜佛、課誦是修行,齋堂用餐、飲水,寢室睡覺、起床,飯後出坡勞作等,每一處每一時,都是修行的地方和修行的時間。

◎ 中華禪法鼓宗的實踐

然而禪法的修習並非一蹴可即,因為從小生活在緊張中,要立刻把身心放鬆是辦不到的。所以應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練習,使你的心漸漸從混亂緊張中安定下來,才可能在虛妄的生活中體驗到真實的世界。

人的心靈是很容易受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等八種境界之風所吹動,常被名、位、權、勢及非分的欲望所汙染、所糟蹋,於是產生天人交戰的痛苦、良知與私欲的矛盾,在取捨之間掙扎,這些都是心靈環境受到了威脅。如果能用禪修的觀念,告訴自己「無住,無往亦無來」,但求心安,不在意貧富貴賤、榮辱得失;再用禪修的方法,放鬆身心,體驗身心,進而放下身心,便能夠使得自己的心不再被任何誘惑及刺激所動搖了,這也就是心靈環保。

大家不要小看自己,只要有一個念頭跟慈悲、智慧相應,那麼你這一念,就是生活在自己內心的淨土裡;以這樣的精神,來影響我們的家庭及全面的生活環境,人間淨土就會普遍地、漸漸地落實出現了。

法鼓山所要達成的目標,就是淨化人心、淨化社會、提昇人品、改善環境、安定人心、安定社會。如此,才能完成和諧的人生、和樂的社會、和平的世界。所以,如果懂得心靈環保,運用禪修方法,即使不在禪堂,不在打坐,也可以在平常生活中體驗中華禪法鼓宗。

◎ 連結篇目

  1. 書目介紹
  2. 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 [PDF]
回頁首